2025年4月4日 | 你是第58402147位来访者 | 在线1097人 |
|
![]() |
||
早在五六十年代文化封锁时期,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把柴科夫斯基视为他们的精神食粮,但到今天老柴仍然在中国拥有那么多的乐迷,为什么?因为老柴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模仿不了他,音乐中最感人的力量在于其悲剧性,而老柴做到了,也能被我们切身体会。我不否认马勒,但马勒的音乐过多地在两极中徘徊,高兴的时候就营造一个乌托邦(见第8交响曲),想毁灭的时候就毁灭得比谁都彻底(见第6交响曲最后一乐章),我们两边都摸不着,缺少实实在在的感受,这也许就是两人的区别。 上述第91、92号唱片估计比较难找,如果那样就干脆大出血买下穆拉文斯基的正价双张。普列特涅夫指挥的“悲怆”显得有些冷漠,但他弹的那几首钢琴曲就很棒,见到该片切勿错过。 (相同版编号72435-561636-2) |
![]() |
|||
Copyright© 希望音乐(音响)版权所有2001-2019 | ![]() |
||
服务电话:(0591)87676378 Email:hifi@hopemusic.com.cn |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鼓文出 字第191号 闽ICP备0502700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