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发烧工具书调声唱片圣经 刘汉盛 到货
2024年4月24日 你是第52326339位来访者 在线1498
返回主页
首页 品牌代言 特惠商品 时尚制造 影视区 服务中心
片名:    肖斯塔科维奇 弦乐四重奏全集
演出:   鲍罗丁弦乐四重奏团    其它专辑
公司:   BMG Melodiya 
编号:   74321 40711 2    类型: CD
单价:   暂时缺货中......  
    第八弦乐四重奏是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长达五个乐章的音乐中,作 曲家用生动的笔触向世人讲述了他生命的故事。 
    第一乐章:在四件乐器奏出的一段缓慢的挽歌式的乐声中,作曲家著名的D-S-C-H( D,降E,C,B)动机将自己清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在这一乐章中,肖氏还援引了他1926年19岁时的成名作《第一交响曲》中的一端旋律。 
    第二乐章:在一阵激烈的音乐声中,作曲家再一次用他的DCSH动机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地狱的图景:这是一端引自第二钢琴三重奏的旋律(1944)——“死之舞”。这段旋律据说是曾在纳粹集中营被犹太人传唱的,这些可怜的人们当时被迫为自?和诰蛩篮蟮姆啬埂6髑冶救嗽诟杈纭赌非账箍讼氐穆砜税追蛉恕芬鸬本值募炔宦螅趾纬⒉皇浅商焐钤谧约旱姆啬沟幕孟笾心兀? 
    第三乐章:这是一段基于DSCH动机的犹太风的小圆舞曲,既甜蜜又辛酸。苏联政策中的反犹太成分曾迫使数以千记的犹太人离乡别井,流浪他乡。肖氏曾对此表示过痛心,深感人生的残酷。在这段乐曲中,作曲家引用了一段曾用于他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1959)的旋律——这是在斯大林死后,苏联当 只指 肖斯塔科维奇的名誉后写成的。在一段仿如笑声的下行音阶中,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向不苟言笑的作曲家,此时就象在和一位挚友一起,发出开怀的笑声。 
    第四乐章:包含了一些粗暴而又沉重的和弦。有人说,这是来自德累斯顿的炮火。也有人说,这是斯大林手下在半夜的敲门声。后者听起来似乎更合理。这种来自对强权的恐惧对30年代的肖氏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他有时甚至收拾起行装睡到屋外,以便随时逃走。在这段音乐之后,DSCH动机又出现并将我们带进一段极具表现力的音乐:一首名为 《失去自由的痛苦》(英译为《被囚的痛苦》)的俄罗斯葬礼歌曲。事实上,肖斯塔科维奇也是苏联当局压制下的一个囚徒,在痛苦与惶恐中,他也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葬礼。紧接着,DSCH又出现了。这是来自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中一段名为《谢辽沙,我的爱人》的痛 狗 腑的歌曲。这部歌剧在1936年上演时,曾引起斯大林的暴怒。而作曲家本人更几乎因此而丢掉性命。在乐章的结尾,半夜的敲门声又一次响起。 
    第五乐章:同样以DSCH动机为基础,最后一个乐章回应了首乐章。但在这里音乐线 条变得圆滑了一些,这是一种对往昔的凄苦的回忆。这段音乐后来发展成乐曲的高潮, 但随之而来,却有坍塌在一片无奈和顺从之中…… 没有永恒的快乐,这就是生活。用音乐讲述生命的故事——第八弦乐四重奏的创作背景及其精神。
    肖斯塔科维奇又一次在对一项新的俄共决策表示鼓掌赞同,正如他在其一生无数乏味会议中所不得不做的那样,这些会议有一些竟是为了“决定”他最新的作品成功与否而举行的,一个终身忠诚的共产党员吗?荒谬之极,肖氏最为痛苦的乐章中一部——第八弦乐四重奏,要传达给人们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肖于1960年7月在三天内完成了这部作品,他被送到德累斯顿,为一部东德影片《五天、五夜》写谱,而且,照官方的说法来看的话,肖是初次来到德国的德累斯顿,并被战火后的断 诓 垣深深的撼动,以致他将对法西斯暴行的 怖都倾注于音乐了。苏联当局大力宣传这部作品——它在苏联被称为《德累斯顿四重奏》——将其在全球大众面前置于与肖氏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同等的地位。无疑,他们都被曲子的副标题给象骗了“为法西斯铁蹄下祢难者的纪念”。 
    真相远非如此,《新肖斯塔科维奇》的作者,伊安·麦克居纳德,已经证明了肖氏 1960年的德累斯顿之旅并不是他的处女之行——他早在1950年就到过那里了——这就推翻了官方的论断,那时,肖就告诉朋友,这部作品其实是一部音乐自传即便是最肤浅的音乐小报也与官方所坚持的观点不同,这部作品包含着特定的含义,但到底是什么呢?真相于1992年昭然于天下,列夫·列伯丁斯基在给一份俄国报纸(于1990年12月的 DSCH版译,肖斯塔 科维奇协会时事通讯)上揭露,应将第八弦乐四重奏理解为充斥着自杀倾向音符的组合,肖这个民事累月为权力所累,每最终被迫入党的人,其实早已向友人透露他的自杀企图“他想第八弦乐四重奏将是他的遗作了”列柏丁斯基写道“这部作品如同是一份昭告世人的肖氏死亡原因说明书。” 几乎是牵强的,按D降E·C和B这几个音符的顺序构成的组合贯穿全曲,这在德义中指的是D·Es(发“s”的音)C和H——即按德义音译的肖的名字——D·SCHostakowits h肖将其作为自己的音乐标记,它也出现在1953年的第十交响曲中。然而在第八弦乐四重奏中,这个主题的使用却呈现一个极端,它不仅在乐曲中贯穿始终,还衍生出一些各异其趣的音乐插曲,如但丁般,肖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篇篇从不同个人角度朝向地狱的窗口。作品的内涵开始趋于明朗,当然,那与德累斯顿的疮痕毫无关联,在乐曲中我们窥见肖的一生,从大学毕业时的辉煌到1936年的党内处分,以及后来的卑奴无论如何。一种囚徒般皆具的意象无处不在,那便是肖于苏政体下的感受。
肖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强权政治下痛苦煎熬。1936年斯大林当众抨击他的 激进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主要是因为在那样的政权社会中它显得太过标榜利已主义了)他的音乐随即被禁止,而即将来临的清算似乎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然而,那不祥的敲门声最终没有来到。在官方的监视下,肖通过创作一些“恰如其分”的作品而幸免。但1948年他的第九交响曲给他制造了更大的祸端。(它被认为不够红也不够革命)导致肖的又一次没落,不过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和随业而来的艺术解禁给了他的一线生机。 
    1957年,他的交响曲第十一号取得了成功,当局决定把他作为自己的宣传计划中的 一部分,通过被授予五花八门乏善可陈的奖项,他重被塑造为公众欢迎的形象。1959年 ,作为这个曾带给他莫大创伤的制度的“特使”他与一个苏联作曲家代表团被送到美国 ,在媒体面前昂首阔步——当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然而在他返乡后,还有一个最终的耻辱在等待着,他应邀——其实就是受命——担任作曲家联盟的第一秘书长,而因为这个他被要求入党。肖,一个从不具备共产主义信仰,深为强权所害又对其恨之入骨的人,被迫成了他们的傀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第八弦乐四重奏于7月份完成了,肖也于9 月表面上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第八弦乐四重奏将肖在宣誓仪式上的感受描述为一种彻骨的耻辱,陟什肯纳齐也指出,在肖的正式就职党会上,他以“突然发病”为由缺席了, 按列伯丁斯基的说法“肖认为无异于死亡”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将他的生平情况真实传播世人无疑是不被允许的,因此他努力把真相诉诸音乐,俄罗斯人是一向善于透过表面看本质的民族。音这首乐曲所要传达的一切,相信他们都能立刻领会。 
沉默的价值对于连和亲朋好友交谈都有问题的苏联人说,是最请楚不过了。名要让人知道并明白你想说的,没有什么表达方式会比沉默会更有效了,鲍罗丁四重奏的伯林斯基这样说道“1964年我们在肖的住所把第八弦乐四重奏奏给他听,依照惯例我们在公演前总是这样做的。演奏结束时,他站起来,默默地离开了房间。”“我们等了好久, 但他始终没有再回来。”第二天我们接到他的电话“就照着昨天那样演吧。”他说。肖的音乐总比语言更为强大有力,作为音乐的叙述者,第八弦乐四重奏并没有给出 一个确切的答案。它只是作曲家的一部人生记录,而并非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无论怎样作为作曲家化身的DSCH动机——尽管曾疲乏、妥协、被击倒,甚至濒于自杀——却最终坚持到底。 
    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命或许曾因为他所处的世界的苍白抑郁而变得灰暗,或许曾因为他被迫地做了许多有违意背愿的事而觉得压迫,但他最终仍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生命的印记——用最深刻的音乐语言写成的生命的故事。 
    第八四重奏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有时我听着那激荡的旋律度过那漫漫长夜,沉湎于 一种内心的思考--活着的意义。音乐是内在的,他并不代表生活,然而他却超出一般的 存在,是一种更概括的现实。我听古典音乐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说实在话,古典乐带给的我的思考远远的超过他带给我的享受,我从音乐的虚无中发现了现实的一切,这也许是语言所不能形容的~~~想起以前第一次听的时候的那种感觉,那时并不知道这个作品在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只觉得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压迫、无奈,跟那时我的心境是相同的。从此就喜欢上这首曲。那时我唯一能找到的关于这首曲的资料只限于《见证》中所罗门·沃尔科夫第一次听到第八四重奏时的激动。现在,再回过头去听这首曲的话,好像有点不 适宜了。人的感情是有限度的,就像油灯,一旦耗尽油的话,光芒就会变暗、消失,而且人的情感不像油灯那样可以添加燃料,你耗尽你的一份感情,那你将没有另外一份感 情的补充,即使有的话都已经失去那份真切。音乐或许因该带给人的是内心的平和、淡泊,所以,听巴赫的音乐是人生莫大的收获。现在唯一想到的是《哥德堡变奏曲》那种 恬然的感觉。翟佳(编译)
Copyright© 希望音乐(音响)版权所有2001-2019
服务电话:(0591)87676378 Email:hifi@hopemusic.com.cn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鼓文出 字第191号    闽ICP备05027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