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发烧工具书调声唱片圣经 刘汉盛 到货
2024年5月10日 你是第52584667位来访者 在线2077
返回主页
首页 品牌代言 特惠商品 时尚制造 影视区 服务中心
片名:    布拉姆斯 钢琴协奏曲1-2 7首幻想曲 (2CD)
演出:   吉列尔斯 约夫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公司:   DG 
编号:   447 446-2    类型: CD
单价:   ¥ 145 元   数量2片      放入购物篮       
JOHANNES BRAHMS91833-1897)
COMPACT DISC1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1 D-moll op.15
01.Maestoso
02.Adagio
03.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COMPACT DISC2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2 b-dur op.83
01.Allegro non tropo
02.Allegro appassionato
03.Andante 
04.Allegretto grazioso
05.No.1 capriccio. Presto energico
06.No.2 Intermezzo Andante
07.No.3 capriccio.Allegro passionate
08.No.4 Intertmezzo. Adagio
09.No.5 Intermezzo andante con grazia ed intimissimo sentimento
10.No.6 Intermezzo Andantino teneramente
11.No.7 capriccio. Allegro agitato

介质:CD
版本:原版
产地:Gemany
钢琴家吉利尔斯的足迹广及全苏联各地,1947年到欧洲演出,1955年在美国首演。吉利尔斯从1951年起担任莫斯科音乐院教授并得到“人民艺术家”称号,1962年得到列宁奖。除了钢琴独奏,吉利尔斯也是个出色的室内乐演奏家,最常合作的搭档包括他的连襟,也就是小提琴家Leonid  Kogan。吉利尔斯的唱片数量极多,曲目广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音乐是相当典型的俄罗斯传统学派,音色变化丰富而且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倾向于以内在表达作品深刻的内容无一不是受到老师涅高兹的影响。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no 1 in D minor, Op. 15)

完成于1858年,起初是一首双钢琴变奏曲,之后有意改写成交响曲,最后却成为一首钢琴协奏曲。由于勃拉姆斯本人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同时又和天才女钢琴家克拉拉相互商讨才写出这首协奏曲,所以此曲要求有相当高深的钢琴弹奏技巧。它以宏伟的构思和史诗般的概括性,反映着波涛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 

第一乐章:庄严倔强,情怀激荡。乐曲开头霹雳般奏出了沉重的主题,随之爆发到高潮后逐渐停息下来。独奏钢琴奏出一条形成奇妙对比的非常安详的旋律,它为第一乐章内出现极端相反的情感而做准备。 

第二乐章:采用他未完成的弥撒曲中《因神之名而来的有福了》的主题,由小提琴和中提琴虔诚的奏出,随后钢琴抚慰般的和它交谈着。中段音乐变得粗野、热情,钢琴以切分音表达出悲怆的意境,结尾处音乐平静下来,以弱音终止。 

第三乐章使人想起贝多芬式的雄浑力量和轩昂勇进的气势,作者运用了复杂的技巧、庞大的形式,为协奏曲中之巨著。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 

 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及勃拉姆斯降幻想曲Op.116(Fantasies  (7)  for  Piano,  Op.  116) 

大部分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标志了他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创作时期。从早期的18世纪50年代的一些作品——包括热烈的降E小调谐谑曲Op.4,C大调Op.1、升F小调Op.2、F小调Op.5三首钢琴奏鸣曲,“舒曼”主题变奏曲Op.9,叙事曲Op.10,两套变奏曲Op.21——反映了年轻的作曲家的热情、浪漫和敏感。用卡尔. 葛仁杰的话来形容他艺术生涯的开始,就是“一幅粗犷开阔的壁画”,这与在现代录音中听到的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非常不同。从创作于1892年到1893年间的二十首独具特色的小品中,可以看出勃拉姆斯为钢琴的创作是“一幅微妙的小水彩画”。声称与勃拉姆斯有暧昧关系、并听过作曲家的许多原稿演奏的传记作家理查.斯佩特在这方面提供了富有启迪的陈述: 

任何时候—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方式——勃拉姆斯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放弃了所有的音乐会演出,因而也不再做日常练习。他的技巧可以胜任他工作中所有的难点,但已经不再耀眼了。他经常弹琴给自己听,并对一些宠爱的事物自言自语,但已经很难集中精力了。当他大声演奏重音时经常显得有些困难,但在一些微妙的乐段,却散发出奇异的芳香、如歌的旋律、和光影交错的丰富色彩。我当然从来在听其他演奏家演奏的勃拉姆斯钢琴作品时过这样的感觉——所有的演奏者都是在表演。 

“奇异的芳香、如歌的旋律、光影交错的丰富色彩”,这些语言被斯佩特用来形容勃拉姆斯的钢琴演奏,事实上也同样适用于他的音乐本身。1892年的夏天,至少有10首小品在伊雪尔完成,它们分别是:第二年的十一月出版的幻想曲Op.116,包括3首随想曲和4首间奏曲(其中有一首间奏曲最初命名为夜曲);由3首间奏曲组成的Op.117(勃拉姆斯在给朋友鲁道夫的信中称它们为“摇篮曲”)。1893年勃拉姆斯献给好友克拉拉.舒曼的一批小品同样也由两组作品组成:Op.118,包括4首间奏曲、1首叙事曲和1首浪漫曲;Op.119,包括3首间奏曲和1首狂想曲。在这四套作品中,只有幻想曲具有整体结构上的构思:开始和结尾都采用了D小调,然后都展现了一个程度相当的综合动机(包括作曲家特别钟爱的三比二模式)。但在勃拉姆斯授权给出版商的时候,却将这个小品分解成了1至3首和4至7首两个组曲,这既不符合调式上的统一,也不符合勃拉姆斯所推崇的作品的完整性。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这种处理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当然,“调性统一”也经常出现在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如Op.118的第1首A小调、第2首A大调,和第4首F小调、第5首F大调。 

勃拉姆斯称自己的间奏曲Op.117为“我的三首悲哀的摇篮曲”,可见它们是一个各自独立的整体。出版商芬兹.西蒙洛克曾经请求勃拉姆斯把其中的第1首作为歌曲来出版,希望其可以变得与著名的“摇篮曲”Op.49.No.4一样众所周知。对此作曲家回答到:“很不幸,如果将这曲子当作一首摇篮曲来出版的话,那将是非常难以忍受的,它可能有资格当作“一位不幸母亲的摇篮曲”或是一个孤独的单身汉的摇篮曲,或是如Klinger的描述:‘我的悲哀唱出的摇篮曲!’”乔治.伯扎什对此有一个论证:开始两首小品的音乐陈述是一致的,它们戏剧性的灵感来自J.G.范.赫德的“被抛弃的母亲的摇篮曲”(德国版民歌集中的一首  “Wiegenlied  einer  unglucklichen  Mutter”,  译自苏格兰叙事诗“Lady  Anne  Bothwell’s  Lamenl”发表于Simmen  der  V��lker  in  Liedern,),其以‘安睡吧,我的孩子’作为开始。伯扎什陈述了第1首降E大调间奏曲与赫德的第1至3诗节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勃拉姆斯以原诗的开始两节作为乐谱的序言);而第2首降B小调则对应了赫德的第4至7诗节。同时,据勃拉姆斯早先的传记作者马克思.卡尔贝克的推论,第3首升C小调间奏曲在结构和情感上同样接近赫德的德国版民歌集中的另一首以哀伤的“O  weh!  o  weh,  hinab  ins  Thal”作为开始的苏格兰诗歌。 

在二十个小品中,每一首都呈现了一个简单的ABA式的三段体曲式,并遵循了勃拉姆斯晚期的简约、朴素、直接的风格。事实上,其简练的音乐几乎是卓越绝伦的,它巧妙地丰富的技巧隐含在了那些不起眼的地方。例如在单主题作品E小调间奏曲Op.119之2中,它只有一个简单开放的主题,和很少的几个显示稍为激动的小行板的标注,它形成了紧接在B大调优美的行板后的E大调的明暗交错的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也有人认为优美的Op.118之2间奏曲在转位(在A部分的结尾部分,标注为温柔的)或用做另一个主题的低音部(在高潮后的几个小节)时同样非常出色。中间部分(升F小调,连同其中部的升F大调)非常自然地使用了错综复杂的对位,同时,其中各种各样另人惊异的增时、卡农和二重对位均可称为作曲的典范。 

虽然Op.118之2中的主题如田园诗般优美,但其他作品仍然显现出另外的风格。在一些小品,如E大调间奏曲Op.116之4中B#的绚丽多彩的经过句表现了热烈的情感;G小调叙事曲Op.118之3非常富有戏剧性;而非凡的Op.118之6的右手声部的开始则以悦耳的曲调(其标注为悲伤庄严的行板)来与左手声部类似于竖琴的琶音对话。但最后,让我们离开作曲家勃拉姆斯,而以克拉拉.舒曼——这位作曲家深爱的人,同时也是手稿的被赠予者——的话来作为结束,她在描述B小调间奏曲OP.119之1时如此说到:“是一个丰富的不和谐的综合体,每一节、每个音注仿佛都标注了渐缓,好像有人想从其中每一个地方吮吸出忧郁,并如上述不和谐地获得喜悦和快乐。”
Copyright© 希望音乐(音响)版权所有2001-2019
服务电话:(0591)87676378 Email:hifi@hopemusic.com.cn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鼓文出 字第191号    闽ICP备05027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