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发烧工具书调声唱片圣经 刘汉盛 到货
2024年11月24日 你是第56044910位来访者 在线10182
返回主页
首页 品牌代言 特惠商品 时尚制造 影视区 服务中心
片名:    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 陈必先 Chen Pi-hsien
演出:   陈必先 Chen  Pi-hsien 
公司:   NAXOS 
编号:   8.550078    类型: CD
单价:   ¥ 130 元        放入购物篮       
01.Aria
02-31.Variation 1-30
32.Aria

J.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Chen Pi-Hsien
4891030500785

(P)1987 Pacific
(C)1988 Pacific
介质:CD
版本:原版 
产地:Gemany
复制以下帖到IE地址址栏 > 回车 > 点击试音
https://www.prestomusic.com/classical/products/7985783--bach-j-s-goldberg-variations-bwv988
https://www.xiami.com/album/bfMRad52fabc?spm=a1z1s.6659509.6856557.15.MSUDkH
J. S.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键盘作品,大约作于1741-1742年间,其间巴赫在莱比锡,视力已开始减退。这部伟大的变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1742年出版,此作为巴赫的学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当时驻在德累斯顿的俄国使臣凯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轻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调弥撒》献给凯瑟林,因此而获得“宫廷音乐家”的封号。1741-1742年间,凯瑟林居住在莱比锡,让哥德堡师从巴赫,学习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时就需哥德堡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帮助谱曲。巴赫当时作成这部变奏曲之后,凯瑟林送他一只装满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谢。 

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位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曾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简单主题经过30段变奏后,已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其间30段变奏分别是:1.使用第一层键盘,二声部,前奏曲风格,拍子和调性与主题类同。2.三声部,实用第一层键盘,上二声部暗示主题,低音不随基本旋律。3.卡农,三声部,实用第一层键盘;4.模仿前一变奏。5.第一、第二层键盘交替表达。6.第一层键盘的二度卡农。7.第一、二层键盘交替表达,西西里舞曲风格。8.使用第二层键盘,二声部,活泼的托卡它风格。9.使用第一层键盘的三度卡农,三声部。10.第一层键盘,四声部的小赋格。11.使用第二层键盘的托卡它风格。12.第一层键盘,四度卡农。13.使用第二层键盘,抒情风格。14.使用第二层键盘,活泼的前奏曲风格。15.由原来一直的G大调转为G小调,第一层键盘,五度转位卡农,行板。16.又变成G大调,前半部慢后半部快,序曲,把法国风格序曲的三段式改为两部:前半部为二声部前奏曲风格,行板;后半部为三声部小赋格,快板。17.使用第二层键盘,二声部的托卡它风格。18.使用第一层键盘的六度卡农。19.使用第一层键盘,舞曲风格,三声部。20.使用第二层键盘,具华丽的技巧。21.七度卡农,部分使用半音阶。22.托卡它风格,宁静的调子。23.使用第二层键盘,模仿对位方式。24.八度卡农,使用第一层键盘。25.变成G小调,使用第二层键盘,浪漫的幻想曲性质,偏重于半音阶技法。26.恢复G大调,前奏曲风格,慢拍和快拍子之间的旋律对比。27.使用第二层键盘,九度卡农。28.使用一贯的震音发挥华丽效果。29.主调音乐样式,第一、第二层键盘交替。30.使用第一键盘,标记是Quodlibet。Quodlibet是起源于中世纪的演唱方式,一种组合数首熟悉的民歌的乐曲。这里使用了17世纪意大利流行的民歌《被甘蓝和芜菁所追赶》和德国民歌《离开家已有许久》,使两者旋律以对位的方式互为缠绕。 (林逸聪)

曾被欧洲媒体誉为「中国的奇蹟」的钢琴家陈必先女士,1950年生於台北。四岁起随崔月梅女士学琴,五岁登台,九岁时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准以音乐天才儿童身分至德国科隆深造。在学期间追随Hans-Otto Schmidt-Neuhaus等名师学习,二十一岁时获得第二十一届慕尼黑联合广播公司(ARD)国际比赛首奖,1972年参加布鲁塞尔的伊莉莎白大赛得奖,之后又陆续获得路特丹的「国际笋白克大赛」与美国首府华盛顿的「国际巴哈大赛」等国际大赛的首奖,从此一举成名。 
陈必先在眾多世界知名城市如伦敦、柏林、慕尼黑等演奏,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频繁的演奏中陈必先和许多世界知名乐团、指挥家、音乐家合作,包括:伦敦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苏黎世国家交响乐团、德国广播交响乐团等。合作过的指挥家有海汀克(Bernhard Haitinl)、沙克尔(Paul Sacher)、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杜特华(Charles Dutoit)、雅诺斯基(Marek Janowsky)、幸德尔(Hans Zender)、乌特夫斯(Peter Eotvos)、亨利梅哲等。 
其受邀参加过的重要音乐节如:卢森堡音乐节、香港艺术节、大阪音乐节、史瓦辛格音乐节(Schwetzinger Festpiele)、伦敦音乐节(London Prom’s)、哈德斯费音乐节(Huddersfield Festival)、巴黎之秋音乐节(Festival d’Automne Paris)、史特拉斯堡音乐季(Musica Strasbourg)、维也纳现代音乐季(Wien Moderm)、科隆音乐节(Triennale Cologne)等。 
除了活跃於舞台,近年更积极投入室内乐演出及研究并推广现代音乐。陈必先也与许多现代音乐作曲家共同合作,著名作曲家有:布列兹、史托克豪森、库尔塔格等,同时她也在德国许多不同音乐节演奏约翰凯吉(J. Cage)和卡特(Elliott Carter)的作品。其认为以现代的技巧及现代的精神来詮释古典音乐才能赋予新的生命与现代的观眾产生共鸣。同时也强调,音乐家与听眾,是一体两面,她曾说:「弹一个因听眾能懂,演奏者也能感觉到她们懂,然后就会更感动地弹下去。这层默契,是推动演奏者的最大力量」 
1999年起,陈必先陆续於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举行演奏,极为成功。她也於2000年世界博览会中担任独奏,也与康塔斯基(Alfons Kontarsky)合作,表演双钢琴,深受国际乐坛的肯定与推崇。陈必先曾任德国国立科隆音乐学院钢琴教授(1983-2004),自2004年起转任德国弗莱堡音乐院教授,亦於2003年起担任国立交通大学音乐研究所客座教授,指导钢琴、室内乐与现代乐合奏等课程。 
关於她的演出,特别是对於巴哈的作品,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乐评曾誉为「陈必先伟大地创造了巴赫」。


词条:
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 陈必先 Chen Pi-hsien/NAXOS 8.550078/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乐评曾誉为「陈必先伟大地创造了巴赫」。
Copyright© 希望音乐(音响)版权所有2001-2019
服务电话:(0591)87676378 Email:hifi@hopemusic.com.cn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鼓文出 字第191号    闽ICP备050270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