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发烧工具书调声唱片圣经 刘汉盛 到货
2024年5月20日 你是第52786344位来访者 在线26288
返回主页
首页 品牌代言 特惠商品 时尚制造 影视区 服务中心
片名:    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演出:   麦家乐指挥: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
公司:   雨果 
编号:   HRP 776-2    类型: CD
单价:   ¥ 65 元        放入购物篮       
01.引子
02.春天的预兆 - 少男少女之舞
03.假想的诱拐
04.春天的轮舞
05.敌对部族的竞技
06.智叟的行列
07.智叟祝福大地
08.大地之舞
09.引子
10.少女们神秘的圈子
11.当选少女的赞美
12.祖先的召唤
13.祖先的仪式
14.祀献大舞-当选少女
15.I 中板
16.II 小快板
17.III 有表情的行板
18.IV 活泼的快板

麦家乐出生于香港,原习小提琴及作曲,1973年曾担任香港青年交响乐团首席,1975年加入香港管弦乐团为第一小提琴手,1977年赴德国深造小提琴,其后转到维也纳音乐学院习指挥,两年后考取指挥艺术文凭。他除了跟卡尔·奥斯特利治学指挥外,还获得机会跟从法国指挥大师皮埃尔·特福、罗斯卓波维契和查理士·麦克拉斯爵士学习。麦家乐现任佛罗内斯交响乐团指挥。

麦家乐曾于1987年获意大利托斯卡尼尼国际指挥比赛特别奖。第二年在奥地利第一届二十世纪音乐国际比赛中赢得亚军。和他合作过的著名乐团包括维也纳室内乐团、捷克巴拉索夫爱乐管弦乐团、意大利卢麦拿交响乐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中国中央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及香港小交响乐团等。几年间他已成为欧洲及亚洲受众多乐团欢迎的华裔奥籍指挥家。

春之祭与婚礼 - 对音乐史有些兴趣的人,应该都听过春之祭的大名。这首曲子是史特拉汶斯基的「注册商标」,在首演时激起听众极为两极化的反应,这大概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首演的暴动。到了八十年后的现在(在音乐史的时间轴上这其实算得上是相当长的时间,从巴哈的死到华格那的崛起其间隔也不过八十年)仍然有许多听众不能接受春之祭,当然,支持者是比八十年前多得多了。该曲是描写蛮荒大地上所举行的一场祭典,全曲分为两个段落,蛮荒大地的景象和少女的献祭。其所要传达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开始是描写春天少男少女所进行的游戏,和春天大地原始而质朴的力量的重生,直到其中的"Ritual of Abduction"一段,才进入了真正的主题,被奉献者的挑选与死亡。之前的音乐中虽然也有强烈的节奏,却一直是比较「开朗」的,例如在第二段的少女之舞的部份,虽然最醒目的或许是弦乐群强烈的节奏,而这在传统音乐中表现的多半是不安或者骚动,但从几秒之后木管有点淘气的演奏及低音提琴的拨弦,却指示了一种较为欢欣的气氛。但在第三段的 Ritual of Abduction 中,一开始的感觉就较为诡异,这种气氛上的差异是大家经过提醒之后应该试着去掌握的,不要再一开始就觉得这种音乐从头到尾都很诡异而忽略了音乐家所想传达的整体和段落中隐藏的一些感觉。 

在春之祭以后,史特拉汶斯基是创作了一些曲子,但是风格却和春之祭渐行渐远了,他最后一部描写「蛮荒」主题的音乐是创作于 1914~1917 的「婚礼」。婚礼描写的是俄国传统婚礼时的场面,第一景新娘家中的情景、第二景则描写男方,第三景则描写男女双方与母亲的道别、最后一段当然就是婚礼的现场了。这首曲子的编制也是蛮特别的, 史特拉汶斯基曾经花了不少时间决定这首曲子的编制,却在首演前的三个月(1923)决定了最后的编制,四台钢琴、打击乐器加上四名主唱和合唱团。虽然这个配器看似古怪, 史特拉汶斯基却绝对没有兴趣为了作怪而作怪,这样的编制的确造就了一种非常特别却又「均质」的质感,乍听之下相当的「硬」,却又充满了活力,流露出一种质朴而强悍的力道。这个曲子在精彩紧凑方面其实并不亚于他的春之祭,只不过或许由于是有人声的作品让人觉得了解上似乎隔了一层语言的障碍。配器上均质而完整的特色却可能显得没有春之祭多采多姿。但无庸置疑的是,不论有意无意在这些作品中显示了俄罗斯大地上传统而古老的一面是多么深深地吸引着他。也影响了他音乐中某些野蛮而不妥协的性格,这些性格甚至在后来的新古典主义作品中依然可以见得到。 

大兵的故事与普契奈拉 - 大兵的故事是一出型态非常特别的戏剧,在一次大战后经济萧条的时期,大编制的管弦乐曲不容易得到演出机会,聪明的作曲者于是写下了这只需要三位演员、一位旁白、七位演奏者就能够上演的戏剧。这首曲子虽然和婚礼在相同的时期创作,但是曲子的个性却相差很多。后者可以说是史特拉汶斯基在新古典风格成型之前的一个中间作品。在这里他融合了许多爵士乐的编制和节奏、将传统的合声做了新的应用。音乐在旧有的俄罗斯风格之外,加上了更多黑色的幽默(这种幽默常来自于音乐中对「古典」习惯的刻意叛离),光怪陆离而荒诞的感觉。故事内容描述一个士兵与魔鬼的对抗,最后由魔鬼取得了胜利。细心的读者应该不难从此曲与「彼德路西卡」与「春之祭」的比较中,找出一些朝向新古典风格的转变。 

歌剧普契奈拉则是以 Pergloesi 与 Gallo 两位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改写而成。这个作品虽然说不上是完全的创作,却为史特拉汶斯基的创作开启了新的天地,也是他转变到新古典风格的重要转折点,他从这个曲子中发现了将传统作曲手法或者是音乐形式拿来移为己用的可行性。进而开始了三十年左右的「新古典时期」。 

此后他的风格大致上都较为倾向他自己的新古典风格,因为篇幅与时间限制,能够介绍的大概就这么多了,他在 1930 年以后仍然有许多精彩的作品。在 1950 年之后,他更突然采用了荀白克的音列进行创作。这个时期的作品就相当不容易找到唱片录音,大概只有在 CBS 作曲者自己指挥的录音中才能找到了。无庸置疑的,史特拉汶斯基是二十世纪最风光的一个作曲家。他的作品能够掌握时代的脉动,也能在不断的风格转变中保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如果大家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他最早期的火鸟、春之祭,而错过了这位天才作曲家其它多采多姿的作品,那将是极为可惜的一件事。不要在他的作品中期待柔美典雅的旋律,也不要期待音乐中传达的崇高情操。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认为听音乐可以像是一种冒险、一种对自己想象力的考验,不妨花些时间,听听这位二十世纪奇才的作品!

Copyright© 希望音乐(音响)版权所有2001-2019
服务电话:(0591)87676378 Email:hifi@hopemusic.com.cn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鼓文出 字第191号    闽ICP备05027004号-1